近半年,我院徐斌教授团队科研成果丰硕,在城乡地表热环境研究领域连续取得突破性进展——半年内先后在Building and Environment(IF=7.6,中科院一区)、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IF=12.0,中科院一区)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3篇高水平研究论文。三篇成果围绕“城乡热环境公平性”“热环境演化机制”“热暴露风险管控”三大核心主题梯次展开,系统揭示了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热环境的动态规律与调控路径,为区域气候适应与人居环境优化提供了科学支撑。
01 最新成果:热暴露公平性研究

本研究以《城乡人口热暴露差异——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为题,发表于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第131卷,2025 年9月1日,IF=12.0,中科院一区),硕士研究生林锦为第一作者,徐斌教授为通讯作者。该论文以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为第一单位,浙大城市学院艺术与考古学院为合作单位共同完成。
该研究聚焦长三角地区2000-2020年城乡人口热暴露差异,采用基尼系数与洛伦兹不对称系数结合的方法,量化城乡地表温度暴露的不平等程度,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识别关键驱动因素。

02 研究成果(一):热暴露风险研究

该研究以《应对热暴露风险向新城及乡村地区转移:受热网络韧性启发的潜在策略》为题,发表于Building and Environment(第271卷,2025 年3月1日,IF=7.6,中科院一区),硕士研究生王振国与教师杨国福为共同第一作者,徐斌教授为通讯作者。该论文以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为第一单位,浙大城市学院艺术与考古学院为合作单位协作完成。
研究以富春江流域为研究区,首次将热网络韧性概念引入城乡热暴露风险研究,通过形态空间格局分析与复杂网络理论,识别热岛扩张路径与关键管控节点。

03 研究成果(二):热环境演化差异研究

此研究以《城乡地表热环境的分异化演变规律》为题,发表于Building and Environment(第282卷,2025年8月15日,IF=7.6,中科院一区),团队中硕士研究生陈昊为第一作者,徐斌教授为通讯作者。该论文以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为第一单位,浙大城市学院艺术与考古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环境学院为合作单位联合开展。
研究以杭州为典型案例,通过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剖析2000-2020年城乡复杂系统地表热环境的演化路径与驱动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