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至23日,第七届玉兰研讨会在河南省南召县隆重召开,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安徽、郑州等地1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会。本次研讨会由木兰产业国家创新联盟、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玉兰学组主办,南召县政府、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承办。
我院玉兰育种团队负责人申亚梅教授参与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玉兰野生资源调查、挖掘与利用”的主旨报告。报告在介绍了近二十年玉兰研究成果的同时,从“一棵玉兰、一群玉兰”推动经济发展方面阐述了花卉运营新范式,为玉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获得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玉兰为我国的传统花卉之一,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但对玉兰的新品种选育工作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至今仅有30多年。近20年来,我院申亚梅教授领衔的玉兰育种团队基于我国自主品种缺乏、适应性差、花色单一、单季有花等问题,开展了玉兰属等植物资源保育和种质创新研究,目前已经收集国外资源300余份,建立了省级种质资源库2个,培育了花色、花型、花期以及株型优异的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品种6个,通过浙江省良种审认定7个。团队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第九届、第十三届梁希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选育的品种先后获得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展品类(盆栽植物)金奖、2024中国(萧山)花木节暨园林绿化产业交易会金奖产品。申亚梅教授说,玉兰是一个很意思的植物,具有“女大十八变”的特点,在生长初期花量相对较少,随着年龄的增长花量将越来越多,同时在应用中缓苗期相对较长,未来团队将围绕市场应用中的难题展开研究,为百姓提供“好种”“好养”“好看”的玉兰新品种,加大推广力度,为我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和美丽浙江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