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导师信息 - 硕士生导师 - 风景园林 - 正文

罗俊杰


【发布时间:2023-09-07 09:52:53     文章作者:     点击量: 次】


 


罗俊杰,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独立),博士生导师(团队),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研究员。担任《景观设计学》《自然保护地》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以及 Cities、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Ecological Indicators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审稿专家,杭州市科学技术局专家库专家拥有中国民航局认证的中型无人机超视距操控员(机长)执照。主要研究方向涵盖 低空经济数字基础设施与关键技术、数字孪生城市构建与系统开发、参数化时空特征分析多模态环境感知,以及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技术等。科研成果与学术经历受到《中国青年报》、亚洲新闻台(CNA)、天津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报道

教育背景

2019-2023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博士(天津大学优秀毕业生,天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21-2022 新加坡国立大学 设计与工程学院 联合培养博士

2016-2019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天津大学优秀毕业生)

2012-2016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本科(天津大学优秀毕业生)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数智设计基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综合规划设计》等。

研究生课程:《Parametric Design and Data Analysis(参数化设计与数据分析,全英文课程)。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传统村落三维空间格局对热环境的非线性影响机制及其保护性调控研究”,主持人

2. 浙江农林大学教改项目,“数字孪生+生态育人”双驱动的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主持人

3. 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发展基金:“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城市河道景观视觉感知研究”,主持人

4. 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基于游客情感倾向分析的天津市综合公园景观环境优化研究”,主持人

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数字化技术研究”,参与人。

6. 天津大学自主创新科研基金,“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天津近代历史环境价值评价评估研究”,参与人。

7. 天津大学自主创新科研基金,“天津近代租界区历史环境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参与人。 

学术论文(部分)

[1] Luo Junjie, Liu Pengyuan, Xu Wenhui, et al. A perception-powered urban digital twin to support human-centered urban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city development[J]. Cities, 2025, 156: 105473. (SSCI, JCR Q1, 中科院Top期刊)

[2] Luo Junije, Liu Pengyuan, Kong Xinya, et al. Urban digital twins for citizen-centric plann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built environment perception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2025, 143: 104746. (SCI, JCR Q1, 中科院Top期刊)

[3] Luo Junjie, Yuan Zheng, Xu Lingzi, et al.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Waterfront Environments on Public Well-Being Through Digital Twin Technology[J].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2025. (SCI, JCR Q1, 中科院Top期刊)

[4] Luo Junjie, Zhao Tianhong, Cao Lei, Filip Biljecki. Semantic Riverscapes: Perception and evaluation of linear landscapes from oblique imagery using computer vision[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22, 228: 104569. (SCI/SSCI, JCR Q1, 中科院Top期刊)

[5] Luo Junjie, Zhao Tianhong, Cao Lei, Filip Biljecki. Water View Imagery: Perception and evaluation of urban waterscapes worldwide[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2, 145: 109615. (SCI, JCR Q1, 中科院Top期刊)

[6] Zhang Ran, Cao Lei, Wang Letian, Wang Jinjin, Xu Ninghan, Luo Junjie (通讯作者). Asse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park spatial features and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in Residents: A spatial analysis Utilizing drone remote sensing[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4, 166: 112520. (SCI, JCR Q1, 中科院Top期刊)

[7] Liu P, Zhao Tianhong, Luo Junjie, Lei Binyu, Mario Frei, Clayton Miller, Filip Biljecki. Towards human-centric digital twins: Leveraging computer vision and graph models to predict outdoor comfort[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23, 93: 104480. (SCI, JCR Q1, 中科院Top期刊)

[8] Luo Junjie, Liu Pengyuan, Cao Lei. Coupling a physical replica with a digital twin: A comparison of participatory decision-making methods in an urban park environment[J]. 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2022, 11(8): 452.

[9] 罗俊杰, 雷泽鑫, 孔欣雅, 徐文辉.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城市河道景观视觉感知研究[J].中国园林,2025,41(02):78-85.CSCD,北大核心)

[10] 罗俊杰, 雷泽鑫, 胡一可, 王苗, 曹磊. 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公园游客情感倾向分析——以天津水上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21,37(09):65-70.CSCD,北大核心)

学术著作

[1] 赵新,曹易,罗俊杰,雷泽鑫,张冉. 城市广场海绵系统规划设计[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23.

[2] 王焱,曹易,雷泽鑫,罗俊杰. 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图解[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23.

学术报告

1. 第60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 World Congress)分论坛报告, A Perception-powered Urban Digital Twin to Support Human-Centered Urban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City Development”,土耳其,伊斯坦布尔,2024.9

2. 新加坡世界城市峰会(World Cities Summit, WCS)城市科学研讨会报告, Advancing Human-Centered Urban Planning: Incorporating Human Perception in Digital Twins for Sustainable City Development, 新加坡,2024.5。

3.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分论坛报告,“以人为本的数字孪生景观——从感知到规划”,杭州,2025.4。

4. 第十三届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分论坛报告,“数字孪生+生态育人双驱动的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改革研究”,杭州,2024.12

5. 第二十三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会,“数字孪生赋能城市更新与自动化场景感知”,杭州,2024.5。

设计竞赛

1.2018IFLA国际景观设计大赛提名奖:《Urban Scavenger: Poverty Innovation and Resilient Community Self-Organization in Bangladesh》,第一作者。

2. 2017年“中国营造”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双年展铜奖:《都市缝合:天津新货场景观设计》,第一作者。

3. 2020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三等奖:《光解社区—基于光的收集与创造的绿色社区景观》,第三作者。4. 2020新加坡金沙艺术设计大赛银奖:《Towards Brightness》,第三作者。

学生成果

1.2025年第61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 World Congress)海报展示,指导教师。

2.202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教师。

3.2024年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4.2024届“筱祥杯”浙江省风景园林大学生设计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5.2024届“筱祥杯”浙江省风景园林大学生设计竞赛等奖,指导教师

6.2024届“筱祥杯”浙江省风景园林大学生设计竞赛等奖,指导教师

7.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花展大学生设计竞赛佳作奖,指导教师

8.2024年浙江省第十四届“挑战杯”浙商银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指导教师。

联系方式

邮箱:luojunjie@zafu.edu.cn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上一条:马进

下一条:杨凡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4号学院楼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51(内线:9292751) 传真:0571-63740155 邮箱:ylxy@zafu.edu.cn
COPYRIGHT © 2024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LAAS.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
请扫描二维码
关注园林微信
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