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学科教工党支部以“党建引领聚合力,艺术赋能促振兴”为主题,赴安吉县天荒坪镇大溪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以考察调研、座谈交流、战略合作为主线,聚焦艺术振兴乡村实践,深化校地协同发展,助力大溪村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样板。
党建引领谋发展:共话乡村振兴新路径
活动首项议程为校地合作交流座谈会。风景园林学科教工党支部书记徐文辉教授全面介绍了支部作为“省级样板党支部”的建设成果,强调支部始终以“党建+学科”双轮驱动服务乡村振兴,通过艺术设计赋能乡村空间、产业与文化振兴。徐书记提出,未来将依托学院专业优势,为大溪村提供民宿景观提升、文旅产品开发等多元化服务,助力打造艺术乡建品牌。
支部成员金荷仙教授重点分享了三点合作计划:一是联合大溪村举办“全国民宿庭院设计与乡土文创产品竞赛”,以赛事激发创新活力;二是组织“女风景园林师乡建工作营”,通过女性视角挖掘乡村美学价值;三是策划自然教育研学路线,结合竹茶文化、非遗技艺开发体验课程。支部副书记陶一舟副教授则聚焦在地特色,建议以“竹、茶”为核心延伸产业链,系统梳理大溪村非遗资源,打造“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承”的文化IP。
大溪村村委书记查李苏详细介绍了村庄发展现状与规划蓝图,提出以“低空经济”培育通航观光新业态,以“银发经济”开发康养旅居产品,并针对景观设计人才短缺、文化IP辨识度不足等痛点提出合作需求。民宿协会代表现场展示了“溪山林语”等精品民宿运营案例,期待通过专业指导提升民宿集群整体品质。


战略签约启新篇:校地携手绘蓝图
会议最后,双方签署《艺术振兴乡村校地共建合作协议》,明确在人才培养、规划设计、文化挖掘等六大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根据协议,学院将在大溪村设立“艺术乡建实践基地”,组建师生驻村团队,通过“设计工作坊”“村民课堂”等形式培育本土人才,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


实地调研促实践:把脉问诊开良方
会后,支部党员在民宿协会会长陪同下深入考察村落建设。专家团队实地走访了峡谷民宿带、拆改建设区等特色节点,针对庭院景观同质化、公共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徐文辉教授指出:“要立足生态本底,构建‘一院一景、移步异景’的景观体系,让建筑与山水对话”。金荷仙教授建议开发“竹编茶席”“节气茶宴”等文化体验项目,丰富旅游业态。
在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校地双方将“共享空间营造”列为重点合作内容。风景园林学科教工党支部立足大溪村生态资源优势,提出以“共享果园”“共享菜园”为核心,构建“民宿+农事体验+社区互动”多维生活体验下的共享邻里生活空间:利用村落闲置坡地打造四季可采摘的生态果园,种本地特色果树,设计“果树认养”“亲子采摘”等互动项目,为民宿游客提供“春赏花、夏乘凉、秋摘果”的沉浸式田园体验。在民宿集群周边开辟有机菜园,划分“家庭种植区”“共享认领区”,游客可参与播种、养护、收获全过程,民宿则依托菜园提供“从田间到餐桌”的定制化餐饮服务。同时,菜园将作为自然教育课堂,开展农耕文化科普活动。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将组织生活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彰显了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双方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探索“党建联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校地合作新模式,共同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崭新篇章。